作为疫苗组分的聚糖
微生物疫苗
仅由聚糖组分组成的多糖疫苗通常会引发较差的免疫力,尤其是在婴儿中。由于聚糖是 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它们不能有效地刺激 T 辅助细胞依赖性激活和 B 细胞介导免疫的类别转换。由聚糖偶联到载体蛋白组成的结合疫苗已被证明是高效的。目前市场上有三种主要的结合疫苗:
-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 (Hib) 在幼儿中引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他们是 Hib 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1985年推出的 Hib 多糖疫苗于1988年撤出市场,并被荚膜多糖 (CPS)-蛋白质结合疫苗制剂取代。Hib 衍生的寡糖与蛋白质载体偶联的结合形式是常规疫苗接种计划的一部分,并且非常成功,以至于该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接种人群中几乎被根除。古巴销售的第一种半合成糖结合疫苗 QuimiHib 含有平均长度为16个单糖残基的聚糖链。
-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开发用于覆盖越来越多的血清型,目前的制剂有 10价(Synflorix,GlaxoSmithKline)和 13价(Prevnar13,Pfizer)。Prevnar 13 针对占全球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病例70%以上的血清型提供保护,是最畅销的疫苗,2019年收入达60亿美元。
- 脑膜炎奈瑟菌 (Neisseria meningitides) 的结合疫苗在市场上也非常成功。由于脑膜炎球菌感染发病快、进展迅速,接种疫苗是预防这种疾病所必需的。几种结合 CPS 疫苗已在世界不同地区获得许可:四价血清群 A、C、W 和 Y(Menactra、Menveo 和 Nimenrix)和少数基于 C 血清群 CPS 的单价疫苗(Meningitec、Menjugate、NeisVac-C)。两种用于脑膜炎奈瑟菌和乙型流感嗜血杆菌 (Hib) 的组合疫苗可用于对抗脑膜炎球菌 C/Y 血清群(MenHibrix)和脑膜炎球菌 C 血清群(Menitorix)。单价 A 血清群疫苗 (MenAfriVac)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脑膜炎带被广泛使用。
目前,正在开发几种基于合成寡糖抗原的新疫苗,以保护儿童和老年人免受各种细菌感染。针对由耐药性日益增强的艰难梭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疫苗正在临床前评估中。
癌症疫苗
几种基于糖的癌症疫苗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
正在探索某些类型癌细胞上存在的神经节苷脂免疫原,例如黑色素瘤中的神经节苷脂 GM2 和 GD2 以及乳腺癌中的 Globo H。靶向癌症粘蛋白上发现的较短聚糖序列(如唾液酸-Tn (sialylα2-6GalNAcα-))的治疗策略在20年内进展甚微。合成 Globo H 六糖(见图57.1)类似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抗原,已达到III 期临床试验,但未能获得上市批准。进一步的人体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正在临床前评估中探索使用人源化抗聚糖抗体(被动免疫),而不是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主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