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类型蛋白质组学 (Cell-type-specific proteomics) #329
单细胞蛋白质组学(single-cell proteomics, SCP)是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细胞内所有的蛋白质进行定性(鉴定)、定量分析以及翻译后修饰等的研究。
为什么需要单细胞蛋白质组学?
传统的群体蛋白质组学(Bulk Proteomics)分析的是数百万个细胞的平均蛋白质表达水平。然而,生物组织,特别是肿瘤组织或复杂的免疫系统,是由具有高度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细胞群体组成。群体分析会掩盖细胞间的功能差异、隐藏稀有但关键的细胞类型(如癌症干细胞)以及细胞分化过程的连续性。
SCP的价值: 单细胞蛋白质组学能够揭示细胞间的差异,捕获功能执行者——蛋白质的动态变化,从而提供比DNA或RNA层面更直接、更精确的细胞状态和功能信息。
(细胞类型蛋白质组学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是现阶段最具性价比的策略。)
技术挑战
实现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的最大难点在于灵敏度。单个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仅有约 10-200 皮克(picograms),蛋白质浓度极低,且难以像核酸那样通过 PCR 进行扩增。
核心问题: 如何在微量蛋白中实现高深度(鉴定更多蛋白质种类)和高重现性定量?
基于质谱的SCP
| 关键技术环节 | 目的与原理 |
| 单细胞分离 | CellenONE、流式细胞分选 (FACS) 或微流控技术,精确且温和地将单个细胞分选到微孔或纳升级反应体系中,以确保真正的单细胞分辨率。 |
| 微量样品前处理 | 独家开发的精简化、低损耗的样品前处理体系,如一步提取法或高度微型化的Chip-Tip方法,在纳升级体积中完成裂解、酶解和纯化。 |
| 多重定量标记(TMT/iTRAQ) | 使用同量异位标签(TMT/Tandem Mass Tag)。在一个批次中,将多个(如 16 个)单细胞样品分别用不同的标签进行标记,然后将所有样品混合,统一进行质谱分析。这大大提高了通量和定量准确性。 |
| 高灵敏度质谱 | 结合高精度纳流液相色谱和新一代高分辨质谱仪,如 Orbitrap 系列,以最大化检测信号,并进行深度鉴定。 |
2023年,Nikolai Slavov 在 Nature Methods 发表研究:
Prioritized Mass Spectrometry Increases the Depth, Sensitivity and Data Completeness of Single-Cell Proteomics。
该研究提出了**优先级单细胞蛋白质组学(prioritized Single-Cell ProtEomics, pSCoPE)**方法。
pSCoPE 在所有单个细胞中一致性地分析成千上万个优先级肽段(prioritized peptides),从而提高数据完整性(data completeness),同时最大化仪器时间用于分析可识别肽段,从而增加蛋白质组深度(proteome depth)。
这些策略将灵敏度、数据完整性和蛋白质组覆盖度提升了两倍以上。
非质谱方法(基于抗体)
近邻延伸分析 (PEA) 或抗体芯片: 利用特异性抗体结合目标蛋白,并通过寡核苷酸链的连接和 qPCR 扩增来间接定量蛋白质。这种方法灵敏度高,但只能靶向分析有限数量(几十到几百种)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