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chloroplast)在植物细胞和藻类中执行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的能量,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₂)和水为原料,合成自身的“食物”——即碳水化合物。与线粒体类似,叶绿体被双层膜包裹,拥有自己的环状基因组,并且能通过分裂进行复制。几乎可以肯定,叶绿体是由一种共生的光合细菌演化而来,这种细菌被一个已经拥有线粒体的古代真核细胞吞入并建立共生关系。该细菌可能是通过真核生物中常见的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被摄取的。
有些单细胞真核生物以“捕食者”的方式生存,通过吞噬其他细胞来获取能量;而一旦真核细胞拥有了叶绿体,就不再需要捕猎其他细胞作为猎物——它能从自身细胞内的叶绿体中获得养分,这些叶绿体是它从古代真核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相应地,植物细胞虽然仍然保有驱动运动的细胞骨架结构,但已失去了快速改变形状以及通过吞噬作用摄取其他细胞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植物细胞将自己包裹在坚韧的保护性细胞壁之中。如果说某些真核细胞仍可被视为“猎人”,那么植物细胞则可以被看作放弃狩猎、转而从事“耕作”的生物。
真菌(fungi)则展现出另一种真核生物的生活方式。真菌细胞与动物细胞类似,拥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它们也有坚硬的外壁,限制了其快速移动或吞噬其他细胞的能力。真菌似乎是从“猎人”转变为“清道夫(scavenger)”的代表。其他细胞会分泌或在死亡后释放出营养分子,而真菌则以这些“残余物”为食——它们常常通过向外分泌消化酶,在细胞外完成必要的消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