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交联剂 (Protein crosslinker) #294
光敏交联剂(Photoreactive crosslinker,光反应性交联剂)使用光反应性功能团(如双吖丙啶、苯基叠氮、二苯甲酮),通过暴露于紫外光下与目标分子发生反应。
理想的光敏反应试剂应具有高反应性,同时在黑暗中保持稳定,在不会对生物样本造成任何光解损伤的波长下非常易受光照的影响。大多数光敏交联剂是异双官能试剂,其中包含双吖丙啶或benzophenone基团,以及胺基或巯基反应性基团。

(a) 叠氮化合物可以异构化为线性重氮化合物,主要与蛋白质中的羧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反应,而卡宾主要与亲核试剂反应(另见图 1D)。
(b) 两种著名的叠氮交联剂的结构:异双功能试剂 Sulfo-SDA(磺基琥珀酰亚胺 4,4′-偶氮戊酸酯)(上图)和非天然氨基酸光敏甲硫氨酸(Photo-Methionine),后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掺入蛋白质中(下图)。
双吖丙啶(Diazirine)
双吖丙啶(diazirine) 是一种在多种化学条件下均具有高稳定性的光敏基团。
在约 365 nm 紫外光照射 下,它能高效光解生成高反应性的碳烯(carbene),该碳烯可插入 C–H 或 N–H 键,从而与所有 20 种氨基酸发生反应,且反应速率极快(通常在毫秒级内完成)。
含有双吖丙啶的 氨基酸类似物 [10.1038/nmeth752] 可用于非特异性交联邻近残基。
光敏交联剂尤其适合用于研究疏水区域的相互作用,因为这些区域往往缺乏可反应的赖氨酸残基(例如膜蛋白的跨膜区),传统的残基特异性交联剂难以作用于此类位点。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双吖丙啶对 酸性氨基酸残基(如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具有较高反应性 [10.1007/s13361-017-1730-z][10.1021/jacs.1c02509]。
双吖丙啶与羧酸反应的主要途径是经由线性 二氮化合物(diazo compound) 中间体形成酯键 [10.1021/acs.analchem.7b04915]。
系统的标记偏好性研究表明,烷基双吖丙啶 以 pH 依赖性 方式更倾向于标记酸性氨基酸,这与其反应性烷基二氮中间体的特征一致。
此外,由此产生的 酯型交联产物 可在质谱分析中被裂解,便于通过专用软件进行自动识别与分析。
因此,双吖丙啶为光交联酸性羧酸残基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学途径,并可用于在蛋白质中对多种氨基酸进行广泛标记 [10.1146/annurev.bi.62.070193.002411][10.1021/acs.analchem.6b02082]。
示例化合物包括:
- SDAD(succinimidyl 2-(p-azidophenyl)acetate diazirine) [10.1002/jms.1776]
二苯甲酮(Benzophenone)
与双吖丙啶相比,二苯甲酮(benzophenone) 具有不同的光化学特性。
在光照条件下,它生成一个 双自由基(biradical) [10.1021/bi00185a001],该自由基能从附近反应伙伴中抽取一个氢自由基,随后形成 烷基自由基,并通过光引发物(photophor)与氨基酸残基之间生成新的 C–C 键。
不同于双吖丙啶,二苯甲酮的激活并非通过光解离机制进行,因此该过程是可逆的。
这使其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反应控制性,但也可能降低交联效率。
局限性(Limitations)
非特异性交联常导致复杂的产物混合物,使数据库搜索和结果解析更加困难。
此外,同一分子间相互作用可能对应多种交联肽段,从而稀释单一交联事件的信号丰度。
这些因素共同增加了质谱数据解析的复杂度,限制了光交联技术在单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范围。